海城市文化馆http://www.hcswhg.com/发布日期:2025-05-23
指尖草韵,传承百年匠心
美育校园,点亮成长之路
2025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
草编技艺走进校园
让一根根柔韧草茎化作美育课堂
带领同学们触摸非遗温度
编织传承之路
5月21日,市文旅中心、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组织黄家草编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和文化志愿者走进马风镇滑石矿小学,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传统技艺学习的热潮。
海城黄家草编手工制作技艺作为海城市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湛的技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滑石矿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李海南老师手持草编道具,将黄家草编的历史、制作工艺等娓娓道来,从原材料的选取到编织技法的运用,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与匠心,孩子们在生动的讲述中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络。
非遗进校园
在"实战"体验环节,同学们化身"小匠人",在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先将柔韧的蒲草进行巧妙编织,再用线缝制成香粽造型,最后拿起颜料笔,为作品绘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孩子们专注的眼神、灵巧的双手,让一根根蒲草、一缕缕丝线、一盒盒颜料,在指尖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当完成草编作品时,同学们纷纷高举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传统技艺在稚嫩的手中延续文脉。非遗走进校园,不仅使传统手工艺在幼小心灵中扎根生长,更通过青少年群体的参与为非遗活态传承输入新鲜血液,让古老技艺焕发全新活力。
为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基层覆盖,市文化馆以服务宣传周为契机,创新开展非遗进校园特色活动,搭建起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群体的互动桥梁。接下来,将进一步整合非遗项目、传承人等优质资源,构建"非遗+"多维传播矩阵,通过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镇村活动,依托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等形式,让市民在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通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致力于让文化馆成为滋养群众精神生活的文化沃土,助力非遗技艺与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绽放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