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文化馆http://www.hcswhg.com/发布日期:2025-03-05
2025年3月5日是全国第62个“学习雷锋纪念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一系列重要论述,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海城市文旅中心、海城市文化馆联合海城市北关小学开展“非遗与童心共绘新时代雷锋画卷”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红色教育+非遗体验”双线并行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追寻榜样精神与触摸传统文化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三月春风暖,雷锋薪火传。3月4日,海城市北关小学80余名师生走进海城市文化馆,和文化志愿者们一起在非遗技艺中触摸匠心,于历史长河里追寻榜样力量。这一天,文化馆化身“行走的课堂”,孩子们用童真对话传统,用实践诠释“雷锋精神”!
榜样足迹点亮精神灯塔
在文化馆展厅内,一场跨越时空的“雷锋主题展”为研学活动拉开序幕。小小讲解员和文化志愿者站在展板前,为同学们讲述雷锋的生平事迹与动人故事。学生们围聚在展板旁,专注地聆听,时不时轻声诵读展板上的文字,将雷锋的故事与精神铭记于心,雷锋的形象愈发鲜活立体。同学们表示,要以雷锋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在小指挥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在展板前整齐列队,齐声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清亮的童声在展厅内回荡,饱含着对雷锋叔叔的深深敬意,也唱出了他们传承雷锋精神、向上向善的坚定决心!
海城民间剪纸是海城较古老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用剪刀或刻刀将纸剪成或刻成各种各样的图案。非遗小课堂,一张彩纸,一把剪刀,鞍山市代表性传承人王聪老师进行现场演示,耐心的教同学们如何通过折叠技法剪出标准的星星图案,锋利的剪刀在彩纸上游走,仅仅几秒钟,一颗棱角分明的星星图案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在实践环节,每位同学都能亲手体验到非遗剪纸的技巧和乐趣,在传承人王聪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一份独特的剪纸作品。同学们在完成作品后,自觉整理剪纸道具、摆放桌椅,领悟到剪纸和学雷锋一样,都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这种对小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正是雷锋精神在非遗传承中的生动映射,彰显着新时代少年赤诚向学、传承非遗的初心。
一捧泥土塑出奉献之美
非遗讲堂,海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语老师向同学们讲述海城陶艺制作工序以及烧制技巧,并给同学们现场演示杯子的制作流程。随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投入体验,亲手揉捏陶土,塑出“爱心碗”“奉献杯”,还在电动转盘上小心翼翼的为陶杯拉坯、塑形,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一次美妙且独特的非遗体验。其中一位同学请老师帮忙将自己制作的笔筒烧制成温暖的志愿红,打算每天存一枚硬币,年底捐给东部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在这堂非遗课上,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独特的陶艺体验,更在泥土的塑造中,展现出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内涵,许下质朴而温暖的承诺 。
千年光影诉说传承使命
在皮影体验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连山老师开启”非遗皮影讲堂“。海城皮影戏多以历史为蓝本,演绎着帝王将相、海城皮影戏多以历史为蓝本,演绎着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凭借生动情节、形象表演与优美唱腔深受民众喜爱,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董老师为同学们讲述皮影传承历史后,指导大家亲手操作皮影。同学们操作皮影时手忙脚乱、困难重重,但他们却不放弃,乐在其中,这正是雷锋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精神的映照。而且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技巧,这与雷锋团结互助的精神相契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非遗展厅里童学雷锋志
一进非遗实物展厅,精美的剪纸、灵动的皮影、古朴的传统手工艺品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小小讲解员热情地为同学们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同时巧妙融入雷锋精神,让大家明白无论是非遗传承还是践行雷锋精神,都需要专注与奉献。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有的还主动帮助同伴更好地理解展品,小小的展厅里洋溢着温暖的氛围 。
传递奉献精神
海城名人馆里,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聆听志愿者讲述每一位名人背后的奋斗故事,那些为祖国、为家乡、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动人瞬间,像一束束温暖而明亮的光,深深触动着他们的心灵。这些家乡名人的事迹,不仅让同学们对家乡的爱愈发浓烈,也更加深刻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对未来践行雷锋精神充满无限期待。
美术展厅的“古城新韵 海城故事——海城孩子画海城”主题画展为研学活动画上诗意的句号。170幅全部由海城中小学生创作的作品,以水墨、油画、拼贴等手法将家乡的古桥、老街、特色建筑等风物鲜活呈现。从这些小画家的视角中,同学们不仅重新认识了熟悉又陌生的海城,也在画展里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体现。孩子们用画笔展现家乡,是热爱家乡、关注身边事物的表现,正如雷锋始终立足岗位、关心身边群众与日常小事,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忱与责任。
雷锋精神不仅是助人为乐,更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螺丝钉”精神。孩子们通过接触非遗技艺,既能理解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也能感悟专注与坚持的品质,这正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
本次研学活动通过“展、演、学、做”四位一体模式,将思政教育、美育启蒙与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们在非遗技艺与艺术创作中深植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与非遗传承的匠心理念天然相通。下一步,海城市文旅中心、文化馆将继续推进美育教育和文化志愿服务,用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文化之力,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少年心中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