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海城文化馆 > 海城市级海城市级

海城五行通背拳


海城五行通背拳20212月被列入海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易经》文化与拳法相契合,形成了“拳法通兵法,拳理通生理”,突出呼吸运使、有氧运动,技击与养生内外双修。练拳具有周身松柔严整,动作大开密合,精神意气饱满,快慢舒展流畅,起伏灵活多变,冷弹刚柔相济,技术体系完备,功法厚重独到的优秀传统风格、特点和特征。

五行通背拳,它积技击实战、养生健身、表演竞技于一体,是凝聚了人类智慧的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海城五行通背拳,基本势法理包括:五行生克制化论,势法理基础论,六路站状基本功法,六路行状技击用法、六套拳术演示练法及器械等。

海城五行通背拳渊源清楚,传承有序,培养了一批武术名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发展和遗产保护,具有很大影响力。第三代传承人张刚现系辽宁省海城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裁判员,教练员,海城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练,对于传统武术的授业指导存在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曾于2003年代表辽宁省武术队在香港国际武术锦标赛获得通背拳、六合枪、九节鞭等三项金奖。先后培养二十余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等。近年来加大传承力度,以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为举措,组织弟子深入公园,社区文化广场等场所集体传授,大力开展普及五行通背拳功法功理教学活动,以全民健身为基地,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宣传,使学员明理练功,身心体会五行通背拳功法功理对养生宜寿的保健作用,发动弟子撰写相关理论文章和著书,全面向社会展现五行通背拳功法功理的传统民族文化。



网站首页|本馆概况|群文动态|群文辅导|艺术培训|群文简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团队|海城画院|临溟文艺

海城市文化馆 © 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海城人网站
电话:0412-3284313 传真:0412-3200822
邮箱:hcswhg_2008@163.com 辽ICP备15012385号-1

辽公网安备 21038102000179号